有1本在賣
內容簡介
本書以輕鬆的筆調,對一則則引人入勝的校園內故事侃侃而談,並提出許多嚴肅而值得各界深思的問題:諸如,由私人企業掌控美國高等教育內容有何利弊?如果高等教育的「製作人」愈來愈深諳行銷之道,「消費者」又要如何因應,才能確保自己買到對的東西?高中生的父母該如何從目不暇給的華美承諾和設計精良的大學簡介中,幫孩子選擇最適合的學校?如果收費的私人顧問成為申請入學的要件,是否會擴大社會的不平等,窮學生愈是拿不到獎學金,讀不起大學?
作者詳細描述了市場介入各大校園的過程,從紐約大學的哲學系到維吉尼亞大學的商學院,從學術取向的芝加哥大學到商業取向的迪威大學。他描述了學校如何找到品牌來吸引頂尖學生;學校如何以高薪挖來學界明星來增加市場可見度;公家出資的學術研究如何轉變為有價專利,知識成果如何變成出價最高者的禁臠;人文學科又如何在自負盈虧的壓力下萎縮。